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

人生本是一種朝向完整、卻不可能完整的過程吧?!

2013年10月22日  人生本是一種朝向完整、卻不可能完整的過程吧?!

前年,研究所學姊送我一批與基督相關如創意聖經的二手書籍,在看那些書的同時,我也偶爾讀佛道教經書,甚至解籤的書。研讀不深,只是喜歡那樣的心靈探索。

去年這個月,執編說她在我臉書的文字上經常看到福音,於是我意外接了基督國際雜誌「人物」及「非營利熟年團體」的工作,目前備稿寫到明年一月,這一年遇到了很多人和團體,一些朋友問我是怎麼去找議題?其實他們都是自己出現,在很自然的情況下竄進我腦子裡。

這事我作得很順利,沒有阻力和傷害。執編說,神有祂的旨意,我還不明白那所謂的旨意是什麼?自己從小在佛道教的生活背景下成長,要成為基督徒需要克服非常多事。在我還未對這個宗教有所了解前,我很難決定,甚至這一年來,宗教及政治之於我的人生,同樣地產生了很大的疑惑。

期間曾在文創園區工作,因為工作量,稿子曾次開天窗、曾在雜誌出版的前幾天完稿。但執編卻完全沒有負面情緒,偶爾為我代禱、鼓勵我。後來因為情緒關係,稿件一再拖延;為不影響她的工作,自己向她提出放棄專訪的工作,卻又在她的慰留下繼續。原因是她說喜歡我寫的專題以及我這個人。

20日去參加婚宴,我被新娘的大學同學請到另一桌坐,意外認識新娘高考受訓認識的朋友,是一個小我幾歲的女孩,目前在雲林文化局文資科擔任科長。她聊起跟我有相同佛道教背景的自己,曾有半年參加教會小祖的心得。很雀躍的交換了名片,然後她說:「但其實我覺得不管……」

「不管佛道教或基督,他們都一樣是自己……」我指著自己的左胸接著說,倆人很開心的笑了,如新娘說,她是個溫暖的人。

朋友都說我很難約,我本來就是個不愛聚會的人,而且總是跟著我愛的人事物保持著一定的距離、不冷不熱的聯繫。我盡可能和這一年專訪過的對象保持聯繫,因為心裡由衷的感謝他們,與我生命有交集的短暫片刻,那些養分聚集餵養著2013年的我;而刊出的報導,在書寫時也都感動了自己。

今年春天我專訪過一位出過近十本書留德的台灣文學作家、是畫家、也是歷史研究學者,同時也是台南神學院老師,這個女牧師,是我專訪過最輕鬆的對象,她隨口說出的,就都是美麗的文辭;但我卻遲遲無法下筆,自問自己怎有能力去書寫一個寫作能力勝過我許多的人呢。文章刊出三個月後,她在暑假的長途旅行中發現自己罹癌;而今返回嘉義故鄉療養身體,理了光頭,臉書卻仍是療癒人心的動態及溫暖的詞句;短暫的數月,她亦送走了許多朋友,未見任何痛苦及悲傷,反倒是更多的釋然與接納。接受自己的軟弱,並能感同身受地愛。我依稀記得那日離開她的研究室時,她門前貼著畫家洪通「門神」的畫作,這就是我首見一歲即受洗為基督徒她的「接納」。

而剛跟執編討論2013年的雜誌走向,仍維持這二個專欄的進行;還有另一個經過她同意可以進行的事,就是我想走訪台灣的某些教堂,專訪二個人共同聚焦於某一議題,文章開始有累積之後,便可開始刊登。

偶爾到米卦叔那裡聊天,他會說:「那妳也幫幫佛祖觀音寫寫字吧?」
「我願意呀,但祂們都沒來找我,被基督天父找在先了。」

我的佛教朋友跟我說:「去作吧,不管是妳從小對著祂說話的觀音,或是長大後遇到的天父,祂們都會支持妳。」

在小學五年級時,知道自己有這能力;最初,只是單純地喜歡寫;21歲在以為自己已長大、卻其實還太年輕、不適合作這事的階段,青澀的筆寫的作品意外的被集結,後無意進入出版業;曾經後悔、迷途、患得患失。而後,書寫之於我生活純粹只是「百憂解」。如今,祂為生命經歷貧乏我找到了書寫更深層的意義;但願未來能做為我描述他人生命體悟的功能。

這一年渡過了許多很難跨越的心理狀態,總是告訴自己,人生本是一種朝向完整、卻不可能完整的過程吧?!只能盡力地去完成「自己」。

這一年遇到了許多人,有更深一層的體悟,就是不管你擁有多少、你是名人、有錢人,都沒有什麼了不起的,重要的是,你曾經為自己以外的人事物,做了多少有意義的事?